诚信指数 14
一站通留言 客户留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收藏此网站 发送消息
首页
关于我们
产品中心
新闻中心
资质荣誉
在线留言
联系我们
招聘信息
search 搜索网站中其它产品:
成都管材|成都管件|成都直管
一比多
您现在的位置:成都市钜铭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> 新闻中心
 
新闻中心
成都灾后重建土地产权实验调查
发布日期:2010-11-03

近日的四川彭州市龙门山镇显得异常忙碌。一个将容纳1557户受灾群众的“山水生态居住区”在进行最后的绿化和路面整修。

  这是与映秀处于同一断裂带的山区重镇,5·12地震中,龙门山镇96%的房屋倒塌或严重受损。为了赶在9月30日全面完成住房重建,全镇上下做着最后的“百米冲刺”。

  灾后重建就像万米长跑,盖房只算跑完一小截,却已相当不易。“老百姓知道,国家给的援助只是输血,身体要恢复到良性循环,只能靠我们自己造血,但自力更生的动力在哪儿?我也曾感到迷茫。”龙门山镇党委书记宁顺轩说。

  经历举步维艰的迷茫时期,四川各受灾乡镇在满目疮痍的土地上,开始用各种方式寻找自己的重建道路。当龙门山镇通过科学规划,吸引社会资金参与重建之时,都江堰天马镇正凭借着成都农村产权改革成果,以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换来大量建设资金。

  “正因为有了成都的城乡统筹改革,才使自力更生搞重建成为可能,各地不乏自发的创新之举。”一直关注四川灾后重建的四川省社科院常务副院长周友苏表示。

  “腾笼换鸟” 

  2008年底,龙门山镇政府向受灾群众宣告,要把恢复和发展旅游业作为灾后重建的主导,但要兑现这个承诺却矛盾重重。龙门山镇山岭重叠,地势狭窄,土地资源有限,新建活动板房又占用了不少土地。既要重建家园,又要发展旅游,如何寻找足够的土地成为摆在当地政府面前的一大难题。

  破解问题的关键就是找到新的发展空间。

  最终,老场镇附近的一片河滩地成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。地震前,这是片荒地,但两岸可利用的土地丰厚。镇政府决定把老场镇受灾群众迁往河滩地集中安置,原址腾出来的土地则重新规划建设。

  “场镇统一规划、异址建设”的思路,被当地人称为“腾笼换鸟”。

  “腾笼换鸟”并未立即得到所有老百姓的认同。“凭什么政府一纸规划,我们就要搬过去?老场镇里都是黄金地段,河滩地根本不值钱。”

  面对疑虑,政府开始了呼吁和解释。2009年6月3日,彭州市委常委、宣传部长、龙门山镇党委书记谢芝华召开了一场群众大会。随着“腾笼换鸟”蓝图在他的描述下清晰展开,原本吵嚷的会场逐渐安静下来。

  蓝图中,河道两侧将建起一个可安置全镇灾民的“生态居住区”,而老场镇将集中打造一个“旅游商贸服务区”,以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流入,这些资金将带活场镇经济。伴随老场镇旅游配套的升级换代,游客将实现“沟内旅游、沟外住宿”,更多游客会留在场镇居住和消费,当地居民收入自然会随之大幅增加。

  2009年6月,“腾笼换鸟”蓝图得到龙门山老百姓的真心拥护。伴随“腾笼换鸟”的实施,龙门山镇政府也开始大刀阔斧地建设起“山水生态居住区”。

  又一个问题出现了。整个场镇1500多户全部纳入“统规统建”,住宅区全部建完,预算将达到2亿元,而国家的扶持资金总共是2000多万元,中间有1.8亿元的资金差。

  “这个钱不可能让老百姓出,资金来源就是科学规划腾出来的土地。”河滩地在分类上属于未利用地,土地价值很低。整理出来后,经过依法审批变为国有建设用地,再经开发整理,土地价值大大提高。政府将多出来的河滩地进行出让,利用其间形成的差价来弥补建房资金的缺口。

  谢芝华给老百姓算了一笔账,河滩整理后有400亩地,建居住区只用去100亩,剩余的300亩加上居民从老场镇腾出来的地,共节约接近600亩,按30万元/亩计算,就能解决资金约1.8亿元。

  “过去解决城乡统筹的问题,往往是用城市的办法解决农村的问题,这次反过来用农村的方式来解决城镇的问题。”谢芝华感叹说,这种做法没有先例,但在龙门山灾后重建中却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和政策的支持。

  政府不包干 

  龙门山镇“腾笼换鸟”的做法,主要依托“政府大包干”的方式。而都江堰天马镇在规划“31个安置点”的过程中,摸索了另外一种道路:政府不包干。

  天马镇党委书记竹柯告诉本刊记者,过去农村搞集中居住往往占用耕地,但在着手划地时,一位退休老支书提出:建安置点,我们能不能想点别的办法,不要再占用土地价值高的耕地,应该把一些闲置的土地利用起来。

  这句话启发了竹柯。天马镇决定利用川西特有的“林盘地”取代耕地,将日后的住房建于林盘中。林盘地属于农村居民点用地(含宅基地),把房子建在里面,不仅不占耕地,还能把林盘里各种天然树木保护起来。政府要做的,就是动员自家“小院子”里的老百姓,搬往“大院子”(林盘)里建房。

  “拆小院并大院”的做法得到村民一致认可,但其中也出现过一些小插曲。“协调过程很麻烦,按照灾后重建政策,迁过来的人原本要支付大院的人一亩15万元,大院的人认为,一亩起码要20万,喊价很高。”天马镇党委副书记刘刚介绍说。

  马镇政府安排大量人手,却一户也没有协调成功。“这时我们就醒悟了,政府参与其中不一定能完全解决问题,有些问题交由老百姓自己去解决反而有更快更好的效果。”竹柯说。

  权力下放之后,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。批安置点的协调工作98%得到了妥善处理,变化的背后是老百姓针对调地问题,创新出了多种灵活办法。

  “最初就是政府规定的货币化结算,他来占你的地,原则上根据15万一亩的价格,一次性支付。但有的老百姓不要钱,他们就用承包地搞土地置换,依靠亲戚关系自愿结对调地。还有一种情况是自主协商价格,有的按16万一亩交易立刻就解决了。”竹柯说。

  安置点的规划协调,让天马镇总结出一条经验:政府只要引导一个大方向,不一定事必躬亲。

  “产权”是政策变资本的法宝

  刘刚说,在“统规统建”模式下可以统一开建安置房,而搞“统规自建”的天马镇31个安置点是陆陆续续地开始动工,因为要等老百姓自行完成一个协调过程。而一旦开建,“统规自建”的速度就很快。天马镇2009年3月全面动工,当年年底基础设施配套就已全部建完。

  竹柯透露,天马镇也曾想过尝试“统规统建”的大包干模式,但搞“统建”在建设前期就要吸引大笔社会资金,而天马镇是一个传统的农业乡镇,缺乏旅游资源,很难吸引资金。

  灾后重建出台的“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减少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相挂钩”政策,最终为天马镇带来了希望。

  具体做法是:在自愿的前提下,通过“拆小院并大院”的方式,让农民集中安置居住,将腾出来的原居住地“小院

 

免责声明: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,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,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
友情提醒:为保障您的利益,降低您的风险,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。


成都市钜铭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   地址:成都市天回镇杜家工业园区   邮政编码:610000
联系人:李先生   电话:13880158878   手机:13880158878   
技术支持:一比多  |  免责声明 | 隐私声明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沪B2-20070060     网站Icp备案号:沪ICP备05000175号
<%---站点编号 ----%> <%---页面编号 ----%> <%---页面参数1 ----%> <%---页面参数2----%> <%---页面参数3 ----%>